本报记者祁南晖杜塞尔多夫现场报道 从杜塞尔多夫火车站到体育场,还有一段不近的距离,所幸LTU体育场就与当地著名的博览会区相邻,所以从火车站有一条直达体育场的轻轨路线线的一路之上,不断有包括一家老小在内的,脸上涂着德国国旗,身穿德国国家队队服,手持支持标语的德国球迷陆续从各站上车,这也让曾经担心因为从未去过体育场而不熟悉路程的我们放了一百二十个心:只要跟着大部队就行了!
果然20分钟之后,当U78到达了终点站 LTU体育场/博览会北站,兴奋的球迷们便把我们拥到了体育场的门外。
时间是下午4点10分,虽然此前组织者对外宣布体育场从4点,即公开训练前两个小时便会开门,但是当时大门并没有开启,不过球迷们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每个人都是一幅开心的样子。相比于正式的比赛而言,当天到场的观众当中身高不足1米的“小家伙们”的比例特别的高,相信孩子的家长们也是考虑到这类的活动不会像比赛那样火爆,因此自己的小心肝们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5分钟之后,随着人群中一阵欢呼球场正式开放。虽然本次活动完全免费,但是当我们通过安检的之后还是要通过一道似乎需要插票才能通过电子门禁系统,当时我们并没有搞清楚它的作用,但是为了抓紧时间找到一个好位置,我们并没有停下脚步多作考虑。在经过一番对体育场的观察之后,大家决定绕到离入口较远的一侧,因为那里还没有太多的位置被占,所以我们直接坐到了第五排,距离没有跑道的球场十分接近。4点半的时候,有个站在球场中央的主持人出现,他激动告诉大家统计数据显示,入场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去年在科隆创造的观看德国国家队训练的2万人的纪录!笔者这才明白体育场入口处的电子门禁系统是用来统计人数之用。随后的时间里,主持人不断带领现场球迷玩人浪的游戏,现场气氛高涨,随后他又不失时机的接连提问,德国国家队能否进入八强?四强?决赛 ?现场的观众震耳欲聋地齐声喊出肯定的答案。在主持人卖力的鼓动下,时间过得很快。
5点半的时候,为了避免阴雨天气的影响,体育场的金属顶棚缓缓关闭,随后全场灯光同时打开,LTU体育场显得更加璀璨,而这时主持人宣布国家队的大巴已经抵达!现场球迷欢声雷动,在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声中,克林斯曼和教练组带领全体23名球员提前5分钟进入了场内。高兴的球迷们一起起立鼓掌,而球员们也分成两组绕场奔跑,向球迷挥手致意。接着主持人像正式比赛之前一样,按照号码念出每个球员的名字,而前场的观众都会高声喊出球员的姓氏,笔者注意到同日本队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小猪”以及队长巴拉克得到的欢呼声最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德国队在教练组的带领之下分别进行柔韧性训练、力量性训练,虽然年轻的边后卫拉姆肘部的伤势还没有痊愈,但是他训练的时候始终非常开心,即便是力量训练结束之后依然不断和守门员教练科普克开着玩笑,用自己的身体和这位前德国国门玩着对抗游戏。随后他们还在场内摆出两个小门,玩起了手球比赛,唯一特别的是攻门必须由头球来完成,而且在没有守门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用手防守射门。可以看出德国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身高上的优势。在进行的这项“手头球比赛”的时候队员们都很放松,只有克洛斯和弗林斯比较叫真,两人不断打出快速配合向对手后场推进。即使取得进球,球员们也没有什么表示,倒是场外的观众每次都报以掌声。
在短暂的休息之后,由主力进攻球员带替补防守球员所组的对于同主力防守球员加替补进攻球员展开了对抗赛,在整个比赛过程当中,克林斯曼和助教勒夫都没有说话,只是轻松地站在底线上担当边裁,而即便到了这种用脚踢球的阶段,全体队员还是没有人带上护腿板,想来这种训练还是希望在没有太多激烈身体接触的前提下达到熟悉战术的目的。虽然没有太多的对抗,但是每个人都很认真,这也让我们见识到巴拉克的意识和技术在这支国家队中确实出众,而意外入选的多特蒙德小将奥东科尔表现得最为卖力,不但不断插上进攻,而且回防积极。在观察中,记者可以看出到他的速度和灵活性优势在一对一防守的时候也很有作用,相信这一点在克林斯曼面前绝对加了分。在此之后,队伍再次分成两组,分别由不同的教练带领进行了传接球的训练,德国球员的脚下功夫确实相比于其他强国而言相对粗糙,倒是中后卫梅策尔德的脚法出人意料的细腻,无论是传还是接,每个动作都很舒展。
主要的训练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提醒观众,国家队将要离开,但是还有一份惊喜要带给大家!原来本次活动的赞助商德国邮政提供了约500个阿迪达斯真皮足球,国脚们离开之前的最后一项任务便是将这些球踢向观众席作为答谢。来到我们这一角看台的是深受球迷喜爱的前锋波多尔斯基以及老实的后卫默特萨克,他们微笑着或远或近的将皮球逐一踢到观众席上,而和记者同行的一个朋友有幸接到一个波多尔斯基踢来的足球,在仔细观察一番之后他笑着对我指指手中的皮球,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行“made in china”。我们相视苦笑,真的希望有一天中国人能够以更为直接的身份参与世界杯这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