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69岁的老人罗登旁颤颤巍巍地走进靖西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与失散的儿子相认,为了这一刻,他已经苦苦等了33年。33年的亲情缺失,33年的不断找寻,这对父子在警方“团圆”行动的帮助下,终于迎来日思夜盼的团聚。
这一切的开头,要回到1988年6月5日。当天,靖西市龙临镇的罗登旁做工回到家,却发现自己9岁的儿子小明不见了。邻居表示,小明此前一人在村里玩耍,没想到一转眼的功夫,就不见了人影。
罗登旁发动街坊邻居四处寻找,可几天下来并没找到有用的线索。起初,他以为是哪位亲戚将孩子带走了,但接下来的几年,罗登旁访遍了亲戚朋友,还利用务工闲时跑遍了周边的村屯乡镇,甚至多次前往几十公里外的靖西市区寻找,但儿子依然杳无音信。
一晃30多年过去了,罗登旁虽然思念儿子,但苦于信息闭塞,他也想不出其他办法。
今年,靖西市公安局警方重新采集了罗登旁的血样,通过比对海量数据,发现他的DNA与福建籍人员林某来的契合,由此确认林某来就是33年前失踪的小明。
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等因素,8月26日,靖西市公安局决定先让罗登旁父子过手机视频通话的方式相认。当天,罗登旁穿戴整齐,早早就从村里出发,来到靖西市公安局。
在视频中,小明告诉父亲他已成家,并且已育有两个孩子。罗登旁激动之余,也邀请儿子回家过年。
离开公安局前,罗登旁再次对警方表示了感谢:“如果没有民警的帮助,我想这辈子都无法和失散的儿子相认了。”
赵致真老师的执着是出了名的。从我认识他的时候起,印象中他一直都在追求真的美好的东西,并对假的丑恶嘴脸和骗人的伎俩进行无情的揭露,哪怕因此遭受诬陷,吃上官司,也不改初衷。
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徐洛浩教授课题组以中国特有家鸡品系胡须鸡为材料,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一个家鸡的基因组完整图谱。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近年在栎阳城遗址考古取得丰硕成果。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正式公布山西运城稷山东渠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出土大量的动植物遗存表明,东渠先民已掌握了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以种植粟为主、兼营畜牧业的混合农业生产体系。
与独立的搜索引擎相比,人们可能更容易信任整合了聊天机器人的搜索引擎给出的答案。
以良种培育、良种繁育为代表的科技支撑,加大我们在粮食种业方面的创新,发挥新品种示范带动作用,攻克卡脖子等等这些难题。
创造对老年人友好的数字环境,既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科技进步的红利,也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最新研究揭示了东亚地区迁飞性昆虫物种关系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长期演化趋势。
考古再次让人们看到了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各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绵延不断、多元一体的特质。
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和生活工具将广泛融入千行百业和人民生活,无处不在、无所不及。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发的3D打印技术能在非规划基板上成功打印出功能性微图案,有望将先进的智能隐形眼镜商业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2022年12个重要考古项目,其中夏县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引人关注。
OER反应作为提供氢质子和电子的关键反应,在自然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目前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