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从2000年监狱总医院第一次为艾滋病犯做手术开始,再到2005年艾滋病病区正式成立,总医院多次将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病犯抢救回来……
15年来,总医院始终肩负防艾抗艾治艾责任,致力于救人治心,用一个个生命奇迹、一段段暖心故事,让这里的服刑人员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得了艾滋病,就像海边的堤坝没有了,潮水随时随地可能冲进来,常人不在乎的小病,就有可能让他们致命。
伊丽莎白(化名)是一名泰国籍女犯,在查出患有艾滋病后她便被送进了监狱总医院。入院初期,她对艾滋病非常恐惧,“天天都在担心,今天能看到的太阳,明天就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令她感动的是一次握手,那是一位身材娇小的女民警,她没有穿厚厚的防护服,也没有戴手套、口罩。在第一次与伊丽莎白谈话时,她自然地握住了伊丽莎白的手,那是一双没有防护措施的温暖的手,这一双手温暖了伊丽莎白的心,她感觉自己重新被世界所接纳。
医务民警每天都要查体、询问病情、静脉注射、抽血化验、手术操作,每一次都是“零距离”的接触。在这些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产生难以预计的后果,但是他们还是这样坚持着。也许是这种坚持感染了伊丽莎白,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伊丽莎白从此开始信任这些管教民警和医务民警。
曾经两次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她,也曾想要放弃,甚至留下过口头遗言,然而最后都是总医院的民警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重新看到太阳的伊莉莎白用异国文字写了一封感谢信:我非常感谢中国警方在这特殊的时间和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给予我的无私关怀和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感受到了中国法律的温度。
新生地平线月,张某来到了艾滋病区,他曾做过记者,当过编导,会弹琴、能写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子”。
在入狱体检中,张某被查出为HIV病毒携带者。曾经走在时代前列的文艺青年,曾经是无冕之王的年轻记者,曾经是腰缠万贯的成功商人,却因为赌球、吸毒堕落入人生的谷底。一贫如洗、感染HIV、朋友远离、妻离子散、父母整日垂泪,巨大的落差使得张某看不到人生一点希望,有明显的抑郁倾向。
监区的民警们看出张某的心结,主动找其谈心,希望他从身心两方面来洗刷自己的罪行,能早日回归社会,让父母安心。
了解到张某在电视台所从事的是音乐节目的编导和制作,幼年专门学过钢琴和声乐,在文艺上有一定的才能,总医院就为其搭建了“特别”的平台。监区民警们让他练习弹电子琴,并教其他病犯唱歌,让他改造生活更加充实,激发他的改造动力。其他病犯也因为有了这一项积极健康的活动,改造氛围更加和谐了。
张某积极参与监区文化教育活动,并创作了多首积极向上的歌曲,获得了监区的一致好评,特别是为2017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而作的《新生地平线》:我们心中充满力量,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迷茫中找到方向,用爱去传递正能量,迷途知返重新做人……